多维可视、多元创新——MapGIS赋能地质灾害全流程防控工作
我国是多山区国家,地形复杂,构造发育,地质灾害隐患分布广泛,地质灾害处于多发态势,主要包括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灾害类型,2021年,中国全年因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477亿元。近年来,国家愈发关注地质灾害情况,发布一系列通知表示,要积极推进信息化标准化建设,有效提升地质灾害管理水平,提升地质灾害智能化、智慧化服务水平;要通过加强综合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提高预报预警时效性准确性。
为提高地质灾害监测的自动化、智能化、高效化,针对各类地质相关的突发事件,及时对风险、资源问题等发出预警,辅助政府提出应急调查、监测和处置预案,中地数码建立基于GIS技术的地质灾害信息化解决方案,实现地质灾害信息共享与动态管理、综合分析与预测、快速预报与应急,能有效提高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水平,并为防灾减灾决策提供服务。
MapGIS地质灾害信息化解决方案以地质灾害监测防治需求为动力,汇聚整合地质灾害历史调查数据、成果数据、动态监测数据,以高效的数据管理方式统一管理多维地质灾害相关数据,建立地质灾害数据中心,以安全自主可控的MapGIS平台为基础,搭建地质灾害信息化应用平台,形成数据与业务深度融合的分析评价、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等多种专业应用,为各级政府有效开展地质灾害防治、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地质灾害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
建设思路
地质灾害数据中心
面向地质灾害各类业务应用需求,构建统一的数据整理、入库、存储、管理、服务系统,兼容基础地理、基础地质、地质灾害调查、动态监测、业务应用等各种来源的多源、多尺度海量数据,实现各类地质灾害与监测数据的一体化存储、管理和服务,支撑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服务。
地质灾害数据中心
多维可视化场景-全面风险感知
基于地质灾害数据的一张图管理,能够实现多种地质灾害数据的可视化综合查询展示,实时动态汇总展示分析,支持实时监测数据的查看与检索,历史数据的查询,区域灾害数据的统计分析及监测设备的管理等。
地质灾害隐患点一张图展示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一屏管理
多维可视化场景-多维动态可视
结合三维模型数据,针对地质灾害风险区域,通过数字孪生仿真技术,模拟地质灾害发生情况,建立受灾山体模拟、地质环境模拟、周边影响范围模拟等四维可视化模拟,从而辅助对地质灾害的监控、诊断、预测和控制,提高地灾防治效率。
基于MapGIS Earth for Unreal的山体滑坡虚拟仿真场景
智慧化业务应用-科学分析评价
MapGIS地质灾害分析评价系统可根据地质实际情况,综合各类致灾因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多种数学评价方法,开展地质灾害评价研究。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手段,力求划分结果真实、客观、实用的地质灾害易发区域,体现地质环境条件对于地质灾害形成和发展的控制规律以及地质灾害发育的基本特点,为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提供参考。
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智慧化业务应用-实时监测预警
系统对接多项地质灾害动态监测设备,以地质灾害实时动态监测数据为基础,整合地质风险区域地质环境因素、降雨量、历史地灾数据等多元参数,辅以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等,建立地质灾害风险区域预警模型体系,研究分析地质灾害演化趋势,给出合理预警判断,分级展示预警信息,做到灾前预警与辅助决策。
地质灾害实时监测预警
智慧化业务应用-高效群测群防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通过协同移动端,实现地质灾害异常点位的实时上报,为群测群防人员提供便捷的外业采集方式;系统能够实现各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机构对各类地质灾害的群测群防信息的管理,为群测群防工作提供便捷服务,全面提升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化水平。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
智慧化业务应用-精准应急处置
与应急部门实现数据互联,辅助应急部门准确把握地质灾害隐患区域,提前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包括风险区域内的避险路线、应急救援人员、资源分布等,实现灾害信息、预案信息、资源情况等数据的快速调取与应用;将地质灾害详情数据及现场情况基于可编辑的灾情报告模板快速生成灾情报告推送给应急部门,协助应急部门快速进行灾害处理,协调指挥相关部门和应急资源,实现应急指挥可视化,保障科学指挥、联合调度,最大程度的降低险情影响。
中地数码将地质灾害信息化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在多地进行了应用实践,为当地的地质灾害风险防控工作提供了便捷可靠的信息化平台,成果获得了用户一致好评。今后中地数码将持续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数字赋能,推动地质灾害防治业务、数据的多元融合,全面提升地质灾害风险防控能力,助力地质灾害信息化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