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报道】追梦!他们在这里走过创新路上的日与夜:“做出中国人自己的东西”
文章来源:长江日报
这是三个有关“追梦”的故事。
79岁的冯裕才清楚地记得,40多年前在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南一楼的一间办公室里,自己决心投身数据库领域时是怎样的坚毅;
73岁的谢元德至今常常忆起,1993年,盛隆电气的新厂房在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投产时的机器轰鸣;
70岁的吴信才也没有忘记,1992年,他率领团队正式研制出我国第一套实用的“彩色地图编辑出版系统”时的心潮澎湃……
来这里创新、从这里追梦、在这里成功,这是三位“70”后企业家与光谷共成长的故事。从激光和光通信起步,“做出中国人自己的东西!”一路走来,无数追梦者在这里汇聚,筑梦逐梦,不负韶华。
为了关键技术不仰人鼻息 几万行的程序自己一行行地写
2023年8月16日,79岁的冯裕才清楚地记得,40多年前在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南一楼的一间办公室里,自己决心投身数据库领域时是怎样地坚毅。
在华中科技大学南一楼中厅,一块金属牌匾引人注目:达梦数据库与多媒体研究所。
这里是知名数据库企业达梦的前身,也是冯裕才梦想启航的地方。
1976年,组建不久的华中工学院计算机系面向全国广发“英雄帖”,偶然得知这一消息,正在长沙工学院(后改名国防科技大学)数学系任教的冯裕才心动了,随即毛遂自荐。这一年,这位后来成为国产数据库领域的先行者从岳麓山来到喻家山,开始了与计算机的不解之缘。
“我并非计算机专业出身,真正决心投身数据库研究,也是一次次的机缘巧合。”8月16日,面对长江日报记者的提问,冯裕才回忆起40多年前的点滴。
1978年,来到武汉的冯裕才被派往武钢学习先进设备及计算机系统。学习期间他得知,外方技术人员在撤离时就地销毁了近3卡车的技术文字资料,“这件事让我们深感刺痛,也由此意识到,关键核心技术不能仰人鼻息,必须自主研发”。
两年后,冯裕才从一位外国学者口中第一次接触到“数据库”的概念。孤身一人起步,他靠着仅有的少量英文资料,边学英语边翻译,暗下决心一定要尽快研发出中国人自己的数据库。
“研发数据库没什么窍门,我们只是比别人提前做了这件事。”1988年,冯裕才带领团队开发出的首套国产数据库原型系统终获成功。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数据库研究走上正轨,也受到更多重视与关注。
也是在那几年,在武汉的另一所高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校园里,一位名叫吴信才的青年教师埋头科研,只为能研制出一套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彩色地图编辑出版系统。
1998年武汉中地成立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地质学图件完全是手工制作,需要历经数十道工序、耗时一年甚至数年之久,才能得到一张彩色地质图。为改变这一局面,1986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组织专家团赴日本,着手对国外盛行的超级小型机进行技术引进,吴信才作为当时的年轻科研骨干随团学习。
彼时的日本经济空前繁荣、科技领先世界,眼前的景象让吴信才深感震撼,一颗种子在他心中悄然种下:一定要有中国人自己的技术,让祖国更繁荣。
次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引入一台用于地质图制作的小型机。吴信才一头扎进实验室,从空白起步,开始了拼命式的科研攻关。不少地理信息产业从业者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师生都熟知这段故事:
最开始,吴信才没有助手,几万行的程序要自己一行行编制。有时,为了重要的软件测试,他干脆住进机房。机房的窗帘遮住了阳光,他两个馒头吃一天,不知白天与黑夜。来得最早、走得最晚,周末、节假日都与代码相伴。
凭着不惧艰苦的一路追逐,1992年,吴信才率领他的课题小组终于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套可实际应用的彩色地图编辑出版软件。1996年,这一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武汉率先“放活科研机构、放活科技人员”
这是创新创业激情空前释放的火热年代
90年代,武汉中地的“一机双屏”,一屏显示地图,一屏显示文本。
达梦要达到一个怎样的梦?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冯裕才笑着反问记者:你知道“达梦”是什么意思吗?
Database Management(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首字母D和M正是达梦汉语拼音字母的缩写。冯裕才说:“过去40多年,我只是聚焦做一件事,就是打造中国人自己的数据库。”
1992年,冯裕才牵头的华中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前身)达梦数据库与多媒体研究所正式成立。冯裕才意识到,研究所要具备造血功能,真正使成果普及、发挥普惠功用,就要走市场化道路。次年,他怀揣内含科研成果的软盘和有关自己的新闻报道,离开华工南一楼只身北上,登门造访潜在客户,开拓早期业务。
也是在那个时期,吴信才创办武汉中地信息工程有限公司(中地数码前身)。除了他们,在武汉,1995年,曾在华中师范大学工作多年的易德伟下海经商;王和平从黄石工业自动化研究所辞职,创办菱电电控;在长江航运规划设计院的季光明也离开单位干起了工程,成立路德环境……
“那个时候,国家鼓励科技人员走出高墙深院,开展科技创新。”看着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办公室首批工作人员合影的一张老照片,当时的一位老同志这样回忆。
1983年,武汉率先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开展以“放活科研机构、放活科技人员”为主要内容的“双放”改革。两年后,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加快技术成果向生产能力转化的步伐。
1987年,尚在筹备阶段的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向武汉市科委递交了一份关于成立“东湖新技术创业者中心”的请示报告,提出赋予“创业者中心”一定权力,使经中心审批的民办科技企业能够得到工商部门认可,拿到工商执照——这一请求,为的是解决科技人员“下海”时“两眼一抹黑”的难题。
而后,时任国家科委领导评价说,“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者中心”是中国第一家高新技术企业服务中心。回头来看,这批最早响应时代号召“下海”的科技行业奋斗者,不仅代表了武汉“敢为人先”的硬核底色,也书写着一个个坚持创新的逐梦故事。
1996年,达梦数据库渐渐走上正轨,达梦系统第二代“DM2”问世。在一次次国家级竞争中,达梦败过、输过,但从未放弃一代代新产品的自主研发。
吴信才所在中地数码的GIS软件如今已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几年前,他们成功研发Map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一问世就被鉴定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79岁仍泡在一线孜孜以求
一路追梦没有终点
2023年8月16日,站在盛隆电气智慧工厂的三楼,
73岁的谢元德至今常常忆起,
1994年,盛隆电气的新厂房在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正式投产时的机器轰鸣。
8月16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新二路,盛隆大厦旁边的智慧工厂内,一台台崭新的智能配电柜正在接受工程师们的最后调试,不日将发往全国各地。
这样的场景,对1993年正式在武汉设立厂房的谢元德来说,可能未曾设想。“当时,我们最大的目标很简单:活下去。”再次向记者讲述起盛隆电气正式入驻武汉那段历史,谢元德十分感慨。
盛隆电气在光谷关东科技工业园3-2#楼的厂房。
1994年5月13日,举行了武汉工厂投产仪式,
标志着盛隆电气集团正式进驻武汉。
那一年,谢元德43岁。盛隆电气已走出村镇,告别草棚中的“联合经营体”,成为一家从事电气设备制造的企业。“从来就没有舒适区,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机制创新,企业才能保持长久的生命力。”40多年来,谢元德的梦想质朴而纯粹:坚定走创新之路,让所有员工都有向上发展的机会。
一生追梦为家国。2000年,达梦完成转企改制。那一年,冯裕才已经56岁。
也有人在问,达梦获得市场的普遍认可,拥有全栈的数据库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79岁的冯裕才为何还要坚持工作在企业一线?
“信息领域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不仅是企业间的竞争,更是国与国的竞争。”尽管已经取得了十分耀眼的成绩,还要继续努力奔跑,真正把国产数据库技术做到牢不可破,不畏惧任何竞争压力,“达梦还没有达梦”。
一件事,一辈子。70岁的吴信才也从未停下脚步,实验室里,经常能够看到他与一线科研人员热烈讨论、交流,指导年轻人成长。“吴老师不服输,真正把工作当作事业,把研究视为生命,他骨子里的那股拼劲和毅力让人敬佩。”中地数码一位负责人这样评价。
吴信才教授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在吴信才心里,40年来,无论是作为高校教授,还是企业负责人,振兴民族软件始终是自己奋斗的目标。
如今,在盛隆大厦楼下,一座草棚、一条水池环绕半亩麦田的布置复刻出这家企业当年的创业情景。一边是草棚农田,一边是现代化的大楼,提醒着大家不忘来时路,永做追梦人。
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新二路,盛隆大厦旁边的智慧工厂内,
工程师们对一台台崭新的智能配电柜进行最后调试,不日将发往全国各地。
30余年沧桑变幻,在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这片热土上,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企业经营者接续奋斗,走出舒适区,勇闯无人区,将个人的创新创业梦融入中国梦。这是光谷初代企业家的鲜明特质,也成为武汉这座创新之城的强大基因。